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国内学术研讨会简报
发布时间:2004-11-17 浏览次数:

  2004年11月7日~8日,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组织召开了国内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除了本所全体专、兼职研究人员、世界经济系部分老师外,还邀请了暨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同行专家参加。会议由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教授主持,与会专家学者就两个议题:《九十年代以来国际投融资制度与结构变动》和《制度变迁与结构调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国经济发展轨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一、九十年代以来国际投融资制度与结构变动

与会学者在议题的框架内,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了精辟的观点:
1、新技术革命与融资关系
  尹翔硕教授说虽然风险投资早就出现,但是它的大发展是在二十世纪的八十、九十年代。作为一种原有“体制外”的投融资形式,它适应了当时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的要求,成为新经济时期最重要的投融资方式。
  张纪康教授指出研究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特点的意义在于可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从而有效规避金融风险;有利于金融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创新;促进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完善。
  北京师范大学贺力平教授提出, 美国风险企业的融资主要来源于风险基金等民间金融机构,而中国目前的高新技术孵化基金,大多来源于政府。
  郑辉教授说在“新经济时代”,市场主导环境中的风险资本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风险资本能较好的解决R&D及其产业化的信息不对称及其激励相容的合约问题。

2、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融资决策
  张纪康教授说企业的最优融资决策是动态的,应该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来做出判断与决策;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融资存在优序关系:内部融资优先于外部融资;外部融资下债务融资优先于股权融资。 对于高科技、新经济等中小规模创新企业:外源风险融资优于内部融资;然后按以上顺序从内源到外源;从债务融资到股权融资;从分散性多元投资到借以退出的吸收战略投资。

3、银企关系与投融资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贺力平教授认为在银行与企业发展的关系中,银行主导型和市场银行主导型两种典型模式中,虽然市场银行主导型已经表现出优势,但各国在引入这种模式时,要结合自身的国情。
  华东师范大学潘英丽教授同意贺教授的观点,认为不能简单地断言金融业的分业与混业经营哪个是错误的,各国都是根据各自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需要而做出的相机抉择。
  郑辉教授的研究成果也证明,在长时段,以美英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体制和以德国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的经济绩效没有明显差异。
  干杏娣教授建议中国在发展投融资方式上,应当从政府主导转向民间主导,从致力于扶持中小企业转向扶持知识性高科技企业,同时要发展风险基金和二板市场。
  何喜有博士建议对中国政府、生产者和金融机构这三者分别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和启示。

 4、金融体制与经济发展
  郑辉教授指出金融体制由长期的政治、法律和社会文化背景所形成,有明显的路径依赖倾向。
  干杏娣教授指出金融市场与经济发展具有同一性;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通过投融资制度发展而实现;当代投融资制度对新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效用。
  暨南大学张捷教授提出了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口与社会结构的变化也会导致投融资方式发生变化的观点。此外,张捷教授还提出了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宏观政策和微观行为如何联起来?风险资本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到底何在?金融制度是可设计的,还是无法设计的?
  上海社会科学院张幼文教授也提出了一些今后值得研究的问题:1. 针对M-M理论, 我们该如何引入,即如何改革才能适用,要引入哪些要素?2. 风险投资的收益敏感性问题;3. 中国投资主体的行为是否具有特殊性,如企业的短期行为如何影响融资方式?4. 新、旧融资方式的差别是否绝对?5. 研发投融资的制度保障问题;6. 风险投资是否就是针对中小企业? 7. 微观主体自发创新与政府政策如何互动?8. 我国如何进行金融工具创新?9. 如何看待二板市场的功能?

二、制度变迁与结构调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国经济发展轨迹

与会学者在议题的框架内,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了精辟的观点:
1、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国经济制度变革的特点
  戴炳燃教授指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各国经济制度的变革主要是以技术进步和信息革命为背景的,技术进步推动制度创新,但技术进步并不是制度创新的核心力量。新经济是制度变迁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其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制度和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全球化正在促使政治、经济和社会空间的急剧扩大,成为一个社会和地区的决定性力量,而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化趋势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和重要趋势。 同时,戴教授强调说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改进经济增长方式,可以促进经济结构合理调整,实现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武汉大学周茂荣教授指出,主要发达国家制度变迁与结构调整涉及的领域很多,研究要横向和纵向同时进行,并且要阐述各国制度变迁与结构调整的国内背景和经济全球化这一国际背景。
  浙江大学宋玉华教授指出,大国的界定,主要看其经济影响,可以从现有大国和新兴大国两个范畴来考虑,并且研究的落脚点应该是中国,即要从对象国的制度变迁与结构调整经验教训中找出对中国的启示。

2、美国经济发展的改革
  甘当善教授指出高新科技使企业通过信息技术降低了成本,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美国金融制度改革主要表现在放松业务分工、区域限制,金融监管朝减少干预、促进竞争的方向发展;同时,从资本质量管理、风险控制、跨州标准、国际化监管及监管机构协调上强化监管力度。金融改革推动了银行兼并,降低了成本,并促进组织结构的优化,提高了美国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与地位。此外,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财政收入与国民收入的变化都是促使新经济能在美国出现的原因。

3、日本式市场经济体制及其改革
  陈建安教授指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由于受长期积累的制度及结构方面负效应的困扰,在结构调整与制度创新方面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二十一世纪日本经济能否再度腾飞,取决于其能否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实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并确定和建立二十一世纪的主导产业。

4、制度对俄罗斯经济增长的作用
  唐朱昌教授和刘军梅博士分别就对产权与金融制度变迁对俄罗斯经济转型与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价,主要的观点为:制度的变迁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演进过程,它不能单单只通过人为的“加速运动”来实现;制度模式选择不能脱离国情追求最优选择,更不能矫枉过正,歧视国有经济;产权变迁不仅应该注重国有资产的资本化和社会产权结构的变化,更应该关注产权的市场化;制度变迁需要政府管理制度的变迁。

5、联邦德国经济、社会制度变革及其影响
  罗秀妹教授和丁纯教授就德国经济、社会政策改革的背景、改革思路、主要内容以及改革的前景做了深入分析,指出德国经济与社会政策的改革主要是调整五大关系:调整国家与市场关系,“少一些国家、多一些市场”;调整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调整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调整雇主和雇员的关系;金融领域对“股东文化”的提倡。这些改革的总体思路与方向正确,已有一些短期成果,但因改革涉及社会市场经济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制度框架,所有阻力很大,其经济表现明显改善尚待时日。

6、开放条件下的内生发展模式:中国的选择
  华东师范大学金融学系的潘英丽教授指出在当前中国经济内部的矛盾正在加剧,大规模失业与通货膨胀压力之间、短期通货膨胀与长期通货紧缩之间、绝对及相对贫困与生产过剩之间都出现了较大的矛盾,大量利用外资与大规模外汇资产并存、产业结构失衡,以及地区发展差距与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等。潘教授指出中国要顺利地可持续地发展,一定要转换发展模式,提高国内分工水平,实现内部市场的一体化;加大基础教育投资,调整教育投资结构;加快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建设,更好地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最后,华民教授做了总结性发言,指出: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问题,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对于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古典的视角尤其是制度经济学主张通过改革来实现增长,但由于增长具有不可持续性,这种增长难以实现帕累托最优。而索罗等经济学家所主张的内生增长会导致报酬递减,当技术创新枯竭时,增长就收敛。如今,可以说,世界上只有美国在进行创新,其他国家都在进行制度改革。最近,面对资源的枯竭问题,出现了循环经济模式。而中国面临如何实现共赢的选择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已不可能实现共赢,即内部人和外部人的利益很难达到一致。目前,市场化远未实现,政府的执政能力就已经受到挑战;同时,城市化也远未实现,由于“三农”问题突出,不得不对农民问题采取扶持,但这种扶持却把农民工拉回了农村,拉缓了城市化进程。

  本次学术研讨会进行得紧张并富有成效,达到了预期效果,获得了圆满成功。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国际研讨 国内研讨
18:03:59
更多
新闻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