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论文:
·罗长远、季心宇,2015,《融资约束下的企业出口和研发:“鱼”与“熊掌”不可得兼?》,《金融研究》第9期。
·罗长远、智艳和王钊民,2015,《中国出口的成本加成率效应:来自泰国的证据》,《世界经济》第8期,第107-131页。
·罗长远、魏娜,2015,《中国出口扩张的价格效应:来自机械及运输设备类出口产品的证据》, 《财贸经济》第8期,第104-118页。
·罗长远、李姝醒,2014,《出口是否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基于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第9期,第1-17页。
·罗长远、张军,2014,《附加值贸易: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第6期,第4-17页。
·Yan Zhi and Changyuan Luo, 2014, “Export Competition in China: Evidence from Data at Provincial Level,”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forthcoming.
·罗长远、智艳,2014,《中国外贸转型升级与“自贸区”建设探析》,《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第2期观点转载(原文载于2014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189页。
·罗长远、智艳,2014,《中国外贸转型升级与“自贸区”建设探析:兼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功能与角色》,《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139-146页。
·Changyuan Luo and Lin Chen, 2013, “Redesigning China’s Trade Policy in the Post-Crisis Era,” in Jun Zhang, eds.,
Unfinished Reforms in Chinese Economy,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UK.
·罗长远、智艳和李姝醒,2013,《借力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打造中国外贸升级版》,入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战略研究》(袁志刚主编)第3章,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1月出版。
·罗长远、张军,2013,《中国出口扩张的创新溢出效应:以泰国为例》,人大复印资料《国际贸易研究》第2期全文转载(原文载于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第11期)。
·罗长远、张军,2012,《中国出口扩张的创新溢出效应:以泰国为例》,《中国社会科学》第11期,第57-80页。
·罗长远、陈琳,2012,《融资约束与私企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第9期,原文载《金融研究》2012年第3期。
·罗长远、陈琳,2012,《融资约束会导致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吗?基于世界银行提供的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第3期,第29-42页。
·罗长远、丁纯,2012,《欧洲国家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欧洲研究》第3期,第84-100页。
·罗长远,2012,《比较优势、要素流动性与劳动收入占比:对工业部门的一个数值模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第2期全文转载(原文发表于2011年《世界经济文汇》第5期)。
·陈琳、何欢浪、罗长远,2012,《融资约束和中小企业的出口行为:广度和深度》,《财经研究》第10期,第134-144页。
·Changyuan Luo and Guanghua Wan, 2011, “IDE en Chine: une main visible,”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Politique Compar
ée, 18(3), pp.181-199.
·罗长远、陈琳,2011,《FDI缓解了中国企业的融资约束了吗?》,《世界经济》第4期,第42-61页。
·罗长远,2011,《比较优势、要素流动性与劳动收入占比:对工业部门的一个数值模拟》,《世界经济文汇》第5期,第35-49页。
·罗长远、陈琳,2011,《FDI是否能够缓解中国企业的融资约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经济导刊》第6期全文转载(原文发表于2011年《世界经济》第4期)。
·陈琳、罗长远,2011,《FDI的前后向关联和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基于地理距离的研究》,《世界经济研究》第2期,第48—53页。
·Changyuan Luo and Jun Zhang, 2010, “China Trade Policy Review: A Political Economy Approach,”
The World Economy(SSCI), 33(11), pp.1390-1413.
·Changyuan Luo and Jun Zhang, 2010, “Declining Labor Share: Is China’s Case Different?”
China & World Economy(SSCI), 18(6), pp. 1-18.
·Changyuan Luo and Jun Zhang, 2009, “Labor Income Shar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China’s Sectoral-level Data,”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33(11), pp. 154-178.
·罗长远、张军,2010,《制定政策切忌“一刀切”:劳动收入占比的产业分解》,《中国社会科学报》1月26日,第9版。
·罗长远、张军,2009,《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新华文摘》第19期全文转载(原文发表于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罗长远、张军,2009,《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人大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第5期全文转载(原文发表于2009年《管理世界》第5期)。
·罗长远、张军,2009,《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第65-79页。
·罗长远、张军,2009,《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管理世界》第5期,第25-35页。
·罗长远,2009,《卡尔多“特征事实”再思考: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分析》,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第2期全文转载(原文发表在2008年《世界经济》第11期)。
·罗长远,2009,《成也金融,败也金融》,收录入《全球金融风暴与中国经济》(袁志刚主编)第6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月版。
·罗长远、卢建新,2009,《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世界经济文汇》第1辑(增刊)。
·Changyuan Luo and Jun Zhang, 2009, “Market Distortion,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FDI Penetration in Post-Reform China: An Overview,” in Arthur Sweetman and Jun Zhang, eds.,
Economic Transition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Montreal & Kingston: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January.
·罗长远,2008,《卡尔多“特征事实”再思考: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分析》,《世界经济》第11期,第86-96页。
·罗长远,2008,《中国外贸外部失衡探讨》,《学习与探索》第3期,第137-142页。
·罗长远、张军,2008,《转型时期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国的经验》,《世界经济文汇》第1期,第27-42页。
·Changyuan Luo, 2007, “FDI, Domestic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at China’s Provincial Level,”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2(1), pp.92-113.
·罗长远,2007,《欧盟与直接投资》,收录入《欧盟经济发展报告2007》(丁纯主编)第13章,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1月出版。
·罗长远,2007,《FDI与国内资本:挤出还是挤入》,《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2期,第381-400页。
·罗长远,2006,《FDI、国内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收录入《中国经济增长:制度、结构、福祉》(袁志刚主编)第6章,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0月出版。
·罗长远,2006,《欧盟的直接投资》,收录入《欧盟经济发展报告2006》(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编)第6章,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5月出版。
·罗长远,2006,《FDI对中国私人资本成长的影响:基于1987-2001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世界经济》第1期,第31-39页。
·罗长远,2006,《FDI、国内资本与经济增长:1987-200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世界经济文汇》第4期,第27-43页。
·罗长远、邹玲,2006,《欧盟的金融一体化:来自欧元区的证据》,《欧洲一体化研究》第6期。
·张军、罗长远和冯俊,2003,《市场结构、成本差异与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进程》,《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第4-15页。
·罗长远、赵红军,2003,《外国直接投资、国内资本和投资者甑别机制》,《经济研究》第9期,第49-57页。
主要著作:
·2014,《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变化的趋势、成因和含义》,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7月出版。
·2013,与陆铭等合著,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stitutions, Growth and Imbalance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 UK: Cheltenham.
·2012,与Alessandra Guariglia教授(Birminghan University)合著,《金融发展滞后背景下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之谜:外商直接投资角色的再思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2月出版。
·2008,与陆铭、陈钊、王永钦、章元和张晏合著,《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4月出版。
·2006,(与姜建强合译),《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埃里克·弗鲁博顿和鲁道夫·芮切特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月出版。
·2005,《外国直接投资、国内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9月出版。
·2005,(与智艳合译),《经济学(第三版):学习指导》(劳伦斯·W·马丁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