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世界中的亚洲责任:区域“去一体化”现状、动因和出路
发布时间:2018-06-01 浏览次数:

2018年5月26日下午13:30-17:00,由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主办、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承办的上海论坛分论坛:变动世界中的亚洲责任:区域“去一体化”现状、动因和出路,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3楼3CD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报告的主讲嘉宾包括: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副主任程大中教授、宁波诺丁汉大学经济学院教授Paolo Epifani、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黄建忠教授、清华大学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陆毅教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盛斌教授、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副教授樊海潮、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贸易谈判学院院长张磊教授。报告由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万广华教授、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罗长远教授主持。


 
报告开篇,首先由万广华教授致辞表达了对本次论坛的愿景与期望,并由罗长远教授介绍了会议的各项议程。随后,会议第一场“贸易战、贸易谈判和全球化的未来”正式开始。


 

第一位发言的是清华大学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教授,他从“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三个防止/三种危险、四个主要任务和五项措施”对中美贸易争端进行了解析。鞠教授认为,在中美贸易关系中,存在对贸易利得的争议是正常的,但是因为贸易摩擦打破现有的生产价值链是不可取的,因此中兴事件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美国核心”的旧格局已被打破,北美价值链、欧洲价值链和亚洲价值链“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经形成。这种全球贸易的常态性、结构性变化反映了全球经济发展与治理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演变。谈及我国该如何应对,鞠教授指出,中国要防止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出现日本式、苏联式和国际金融危机三类危险。中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中国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全球治理体系的重构。总体而言,虽然面对着中美贸易摩擦,但中国贸易的未来发展是光明的。

 
随后,来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陆毅教授分享了自己近期关于中美贸易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的研究。从中美贸易的相关数据来看,尤其在2000年中国加入WTP之后,来自中国的进口对美国的渗透度逐渐提高,而美国的制造业就业相应出现下降。很多美国学者都认为来自中国的进口是导致美国劳动力就业和工资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而在关于政治和传媒的研究中,陆毅教授发现,受到来自中国进口影响越大的地区越容易投票给民主党;在这些地区的报纸媒体也更容易报道中国的负面新闻。可见,贸易方面的影响则进一步扩散到政治与传媒领域。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紧张局势下,美国对中国施加了反倾销措施,主要为了保护国内弱小厂商。这一举措也导致了中国生产率较低的出口企业退出市场,但存活出口企业出口量降低幅度都很小。


 

接下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黄建忠教授结合“去一体化”背景介绍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相关情况。进口博览会是今年四场主场外交之一,主要目的是在当前“去一体化”的背景下,将中国的话语权和引领权及参与规则制定的立场和诉求向国际社会展示。“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高质量开放,在于“动力、质量与效率变革”。而“十九大”之后,高质量开放则是基于内需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全球化。因此,举办“进口博览会”是高质量开放的重大实践和典型示范,能够在于国际经贸新标准的对标过程中完成内需逐步放大中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在此意义而言,进口博览会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区域经济活力的增强、国际产能合作,双边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以及在此过程中人民币的国际化。总体而言,进口博览会是贸易便利化的措施,投资便利化的窗口,更是中国开放的姿态。


 

第四位发言的是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盛斌教授,他演讲的主题是关于区域经济“去一体化”形势下FTA质量的变化。在“逆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去一体化”的影响下,RTA和FTA的数量增长下降,且高质量的RTA与FTA也逐渐停滞与退出。当前,全球生产网络催生与呼唤新贸易规则,而新贸易条款主要践行于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目前,学术研究中度量贸易协定质量并考察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频数法,二是计分法。目前,亚太地区区域价值链贸易关系表现为,贸易保护主义导致亚太地区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流产,使该区域面临“去一体化”威胁。总体而言,中国应将自身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紧密联系起来,将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的领域与传统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有机结合起来,作为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减少国家之间差异的重要支撑和障碍。


 
在第一场会议的讨论环节,现场嘉宾及老师就中美贸易战结局预期,中国应该如何应对,以及我国多边贸易的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讨论。鞠建东教授认为,两国的战略方向目前暂时难以准确判断,但对于我国而言,迫在眉睫的主要有四点任务:发展高科技体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变、调整对外开放战略以及拓宽亚洲地区的市场容量,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黄建忠教授指出,我国多边路径的选择,从目前来看有两点:一是自身选择的能力,主要是货物贸易便利化,我国2015年4月已经签订了WTO的货物贸易便利化协定;二是投资便利化,我国在G20上也主动推进了关于6项投资贸易便利化的措施。


 

在短暂的茶歇与合影后,论坛的第二场“全球价值链、区域一体化和WTO的角色”随即开始。率先演讲的是宁波诺丁汉大学经济学院Paolo Epifani教授,他基于自己的研究,从贸易的视角分析了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动。首先,他从Gourinchas和Jeanne曾提出所谓的“配置谜题”引入:68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1980-2000年的横截面数据显示,资本净流出和生产率增长率负相关。而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制造业贸易逆差对生产率有负向影响。基于进一步的计量分析后,Paolo Epifani指出,资本净流出主要与制造业贸易逆差有关,因此,一个有中间品的两部门多国贸易模型可以解决这一分配谜题。


 
接下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贸易谈判学院院长张磊教授带来了他的分析,主题为:WTO在反“去一体化”中的角色。过去10年,随着WTO多边贸易谈判逐渐陷入停滞,区域贸易协定(RTAs)越来越多地承担起新贸易规则中的试验作用。张教授认为,寻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佳途径,重点应该是确定如何缓解真正的挑战,并利用区域贸易协定带来的机遇,促进经济一体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而现有方法存在三点问题:缺乏政治意愿、资源约束、及针对了错误的“问题”。因此,需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转换:获取关于区域贸易协定的新信息、数据和分析;谈判和实施区域贸易协定;深化区域一体化;区域贸易协定的聚焦和多边化;发展配套政策。

 
下一位发言的是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副主任程大中教授,他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梳理了WTO的边缘化与区域一体化的演变。程教授认为,在全球价值链(GVC)的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企业承担着不同的生产任务。此外,现在全球价值链实际上是由跨国公司和外商直接投资所主导的。当前,由于单边主义和地区主义的崛起,WTO正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相比之下,PTAs和FTAs在适应全球价值链发展方面具有比WTO更多的优势。而就我国目前的战略选择而言,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机构改革与开放。如果中国采取地区主义政策,那么政府需要深思熟虑如何选择贸易伙伴以及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最后一位演讲的是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樊海潮副教授,他分享了自己近期的研究:开放还是封闭:基于“中美贸易战”和“中国加入WTO”的量化分析。樊老师所聚焦的是关于中美贸易摩擦之间的保护主义的分析,首先,他基于许多案例研究发现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将会降低两国人民的总体福利水平。进一步地,他基于Eaton-Kortum模型与Monopoly模型,使用了定量分析方法来衡量和评估中美贸易战以及中国加入WTO对于美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有何影响。总体而言,两国贸易摩擦对福利的影响不会超过1%,而中国的福利水平相比美国会下降更多。此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提高全球各国的福利水平。


 
报告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国兵教授以及其他与会者就中国坚持多边贸易与区域性贸易共同发展的战略进行了讨论。罗长远教授提出,目前美国区域性贸易与多边贸易“两条腿”似乎都不再向前推进了,在此情况下中国仍然坚持“两条腿走路”前景会如何。程大中教授认为,中国在选择WTO还是选择区域主义的时候,关键取决于两种战略本身的好坏。特别是选择区域主义的时候,选择“一带一路”还值得反思。实际上,对于美国的战略选择,人们也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最后,万广华教授将本场研讨会的主要内容总结为三点:(1)中美贸易战或将持续,长期来看,中美关系取决于人均GDP规模,目前对未来双边关系仍持悲观态度。而贸易战对两国的福利无疑具有负面影响,且对世界的贸易秩序也会产生影响;(2)世界贸易秩序似乎正向小区域内发展,而不是继续坚持WTO,货币方面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WTO的改革与发展方向也仍存疑问;(3)如果WTO能在中美贸易战中发挥作用,那么未来它的作用将更明确、更长久,而如果WTO不能发挥作用,那么中美贸易局势将持续恶化,世界秩序、世界贸易体系未来的变化也将发生改变。
 
来自各大机构、高校的上海论坛嘉宾、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的各位老师与在读研究生出席了本次论坛。最终,报告会在大家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新闻公告
18:03:59
更多
新闻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