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简报】“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学术报告”第127期:APEC三十年与我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新思考
发布时间:2020-11-06 浏览次数:

2020年11日3日13:25-15:15,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主办的“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学术报告”第127期在腾讯会议顺利举行。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主任刘晨阳教授应邀做了题为“APEC三十年与我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新思考”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沈国兵教授主持。



首先,刘老师对亚太经合组织(APEC)三十年合作进程做了总体回顾。APEC从1989年成立之初的12个初始成员,到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中国香港纷纷加入,现如今共有21个成员。APEC具有独特的运行模式与组织架构,即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灵活渐进、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开放地区主义的APEC方式(APEC approach)。多年以来,APEC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自1994年设立茂物目标后,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成为了APEC的支柱领域,兼顾了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的利益诉求。2010年,APEC应对经济危机做了调整,提出了包含平衡增长、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增长、创新增长、安全增长等概念的经济增长新战略;2014年至今,“新一代”贸易投资议题、全球价值链、全方位互联互通、结构改革、数字经济和互联网经济、城镇化等逐渐成为新的主流议题。

APEC的发展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存在以下新趋势与特点。(1)从驱动因素来看,相对于经济因素,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因素所产生的驱动力明显上升,大国博弈的色彩渐浓;(2)从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政策转向来看,特朗普政府重心转向“印太”战略,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投入有所下降;(3)从合作方式来看,各成员参与亚太区域合作的利益取向日趋多样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碎片化”的趋势相互交织;(4)多边化区域主义(如TPP/CPTPP/和RCEP)成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主体形态。



APEC合作进程目前面临一系列机遇与挑战。(1)APEC亟须明确贸易投资自由化合作进程的未来方向和实施路径;(2)APEC的整体合作框架需要进行新的统筹规划;(3)在亚太地区各类FTA不断衍生和发展的情况下,APEC应发挥更加积极的协调作用(4)APEC需要为全球经济重回健康增长之路发挥更强劲的引擎作用。

基于此,APEC于2018年年初成立了APEC愿景小组,经过两年努力完成了APEC愿景报告(People and Prosperity: An APEC Vision to 2040),称为“2020”愿景。该报告建议将2040年作为新时间表的目标年,认为APEC的性质和运行方式应保持不变,但需逐步强化实效性。在未来,APEC将不仅是我国深化和拓展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最重要平台,同时也将成为我国推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强化自身影响力和引导力的有效渠道和抓手。

在讨论环节,复旦大学万广华教授从学生培养角度出发,提问学生是否有机会进入APEC实习或工作。对此,刘老师指出APEC政策支持小组每年会发布三方面的招聘信息,一是根据研究项目临时招聘,二是短期交流和访问项目,三是固定岗位的招聘,学生可以主要关注前两种渠道。



与会者对刘老师的学术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复旦大学万广华教授、沈国兵教授、罗长远教授、范剑勇教授、苗克老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张娟老师等高校教师以及在读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线上学术报告。


(本次简报由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硕士生吕嘉滢记录整理)

新闻公告
18: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