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G20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会议简报
发布时间:2016-09-07 浏览次数:
  2016年9月6日下午3:30-4:30,在经济学院714会议室,由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党支部主办的“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G20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世经所党支部“两学一做”学习讨论会”顺利召开。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党支部党员教师华民教授、唐朱昌教授、沈国兵教授、范剑勇教授、罗长远教授、汪思海博士、唐东波博士,民主党派教师代表丁纯教授、胡荣花副教授等,以及经济学院博士生、硕士生约12位同学出席了此次讨论会。会上各位老师讨论热烈,氛围融洽。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党支部书记沈国兵教授主持了此次学习讨论会。



 

  首先,沈国兵教授介绍了一下此次学习讨论会召开的目的,即通过讨论G20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并结合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自身的研究特色,围绕G20杭州峰会的主题和几个观点展开学习、讨论。



 

  第二,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罗长远教授关于G20杭州峰会与贸易增加值的发言。罗长远老师重点阐述了三点:
  一是,增加值的高低与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没有多大关系。贸易增加值指的是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即多少是由本国创造的,世界上本地增加值最高的是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出口加工程度比较低的,比如农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不需要进口,因此不需要外地增加值。第二梯队才是美国、日本、英国,本地增加值大概80%,而第三个梯队,是德国和中国,德国本地增加值不高,75%左右,而中国平均来说是,70%左右。第四个梯队,反而不是最贫穷的国家,比如欧盟的国家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本地增加值大概在50%左右。
  二是,出口本地增加值和经济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农业出口的本地增加值比较高,加工程度不会太高。工业产品更容易的参与国际分工,所以本地增加值比较低。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服务业取代工业,贸易程度没有那么高,出口本地增加值比较高一点,因此本地增加值和经济发展阶段一定关系。
  三是,中国目前70%左右的增加值和中国的发展阶段是非常的吻合和匹配的。中国和德国发展程度很不一样,但是有个地方很相似,中国有天然的东亚分工体系。德国有天然的分工网络,东欧国家成为它其他产品加工分工的基地,整个德国的出口,更多的依赖于欧盟国家的垂直分工体系。接下来罗老师还分析了为什么美国本地增加值是80%的原因,这是由美国没有形成中国那样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网络所造成的。


  第三,沈国兵教授结合这次G20杭州峰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主张和复旦世经所目前所做的研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沈老师首先谈到了这次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点主张,即加强宏观政策调控、维护金融稳定、促增长;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这些观点议题过去、现在和未来与复旦大学世经所研究基地所做的项目研究方向是不谋而合的,这也反映出复旦大学世经所研究基地老师们的项目研究具有时代性、政策性和前瞻性。同时,沈老师也建议在场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在以后的研究中,要更多结合世界经济新格局、中国目前国情、国家发展的最新重要规划,这样才能研究出符合国家和社会亟待需要的成果。对于接下来中国如何调整问题,沈老师提出了两点意见,一是继续深化改革、加大支持创新力度,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二是继续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比如最近中国推出的3.0版自贸区。无论从贸易总量和贸易创新力上,江苏、山东两个外贸大省未进入,这显然会影响到整个中国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的覆盖面和对中国整体外贸的提升力。不过,相信江苏、山东两个外贸大省也必将夯实实力、迎接4.0自贸区扩容。
  最后,集体讨论环节,各位老师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沈国兵教授认为,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了五个坚持: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创新开放非常好,但是联动、包容面临很大的难题。
  丁纯教授从中英之前的核电项目及英国脱欧角度分析了这次的G20杭州峰会的前景。基本的判断是中英黄金十年继续前行面临诸多难题。核电站项目谈不成了,实际上是一揽子计划。法国电力公司在做,中国投入了三分之一的钱。第三代技术,核电输出中国在做,但是后面两个基本上没戏。英国首相梅不是撒切尔,撒切尔一上台理念是明确的,有理念的,货币主义和私有化。整个英国公投反映的是反精英,托尼布鲁尔之前的左派道路,其实在做第三条道路。
  唐朱昌教授认为,这次G20会议对于扩大中国的影响、提升杭州的知名度有很大帮助的。相比中国的三十五条,这次的比较实际一点,但是联合声明只是一种理念。G20不是主权国家,也不是国际组织,是个非常松散的会议,因此G20存在定位问题,其实是个非政府间合作。在这么一个机制条件下,谁来进行宏观调控?
  胡荣花副教授谈到了中国应该着眼下实际,先解决好中国目前当下的问题,然后再考虑如何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
唐东波博士则从会议主题及媒体的相关报道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本次的G20集团命名为结构性改革,和往届的不同,结构性改革具体的五大理念,主要是人力资源、强化金融体系,环境、包容性增长等等。其实这是针对中国自己的,除了气候、促进贸易投资开发,后面就是我们自己的改革。
  世经所华民教授就G20杭州峰会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华老师认为,G20国家间的异质性太高,国家间有着不同的制度、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因而很难达成一致性的协议。国家间的自由贸易必须签协议,你要解决金融问题,就要金融管制,从托宾到明斯基,都谈到了金融不能自由化。
  除了世经所的老师之外,约12位经济学院的博士生、硕士生也热切地参加了此次会议,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G20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完成。
新闻公告
18:03:59
更多
新闻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