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简报】“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学术报告”第59期:“全球价值链核算理论与应用研究初析”及“中国省级层面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事实及其演进”
发布时间:2017-05-23 浏览次数:
  2017年5月9日下午1:30-3:00,在经济学院泛海楼714会议室,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主办的“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学术报告”第59期“全球价值链核算理论与应用研究初析”及“中国省级层面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事实及其演进”顺利进行。本次报告由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罗长远教授主持,主讲嘉宾分别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的祝坤福副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政所的苏庆义副研究员。


  首先,祝坤福副研究员简单介绍了与全球价值链相关的文献,Grossman(2008)对波音飞机的研究以及Xing and Deter(2010)对苹果手机的研究都是其中的代表性文献。现有对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主要有垂直专业化和贸易增加值两个方面。大量文献利用中间品占比来量化全球价值链(加工贸易数据,零部件贸易,BEC分类)。对垂直专业化的测算方法有VS和VS1,VS是对前向参与全球化的测算,而VS1则是对后向参与全球化的测算。但他认为模型存在不足之处,比如进口的来源和出口的去向都不知道,而且产生贸易回路的情况下本国价值会被重复计算。而中间品贸易的分解问题是建立贸易核算框架的关键。在这里,中间品三个去向:国外最终品吸收,国内最终品吸收,别国再出口或重复利用。一国出口品的生产最后可以分解为完全增加值和完全垂直专业化。
  接下来,他从贸易流、增加值和最终产品三个方向对全球价值链进行分解。以中美为例,中国出口的国内增加值较低,而美国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很高,因此中美的总贸易与贸易增加值之间的差异来源于垂直专业化。然后,他介绍了一系列全球价值链的指标:VS share,DVA_G share(出口中隐含的本国增加值占比),MVA share(进口中进口国增加值占比),TB_VA(基于增加值的就贸易差额)。


  苏庆义副研究员的报告是基于现有的全球价值链测算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他对中国近几年的贸易数据研究发现了几个事实:加工贸易占比在下降;加工贸易从沿海转移到内陆;国内增加值率开始回升。由此就产生了两个问题: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是否发生结构性变化?地区出口比重的变化(增速效应)与地区增加值率的变化(增加值效应)分别对国家层面增加率的上升有多大贡献?
  针对上面两个问题,苏副研究员基于2007、2010年省级层面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不同地区的增加值进行了分解。他发现,对各省而言,来自本省的增加值所占份额最高,而且在2007-2010年间,使用本省的增值价值份额在增加。沿海省份的国际垂直专业化更高,中西部地区国外的增加值份额较低。中国本地增加值份额上升主要是由沿海出口大省推动的,增速效应的贡献24.51%,而增加值效应的贡献为75.49%。无论是从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还是地位来看,中西部有些省份并没有遵循沿海省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轨迹,但确实有些省份可能遵循了这些轨迹。尽管沿海省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高,但可能是中西部地区为其融入全球价值链提供了服务。除吉林和黑龙江的比重稍低外,东部进口占中西部为外省提供进口的比重均超过80%。沿海省份的直接增加值出口更多,更倾向于也有能提通过本省出口增加值。中西部地区的间接增加值出口更多,需要通过外生供给中间品简介出口增加值。


  与会者对两位老师的学术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祝坤福副研究员提出,与人口和面积都较为接近的欧盟相比,中国的区域内垂直专业化程度要低的多,沈国兵教授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各省消费能力差异较大,罗长远教授认为很多省份无法生产合适的中间品,丁纯教授则认为可能是由于要素流动的差异。陈钊、丁纯、程大中、沈国兵、李志远、樊海潮、唐东波、周琢等老师参加了报告会。

(由刘锐锋硕士研究生记录和整理)
新闻公告
18:03:59
更多
新闻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