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简报】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学术报告第53期:Trade Credit and Export: Evidence from China
发布时间:2017-03-17 浏览次数:
  2016年3月14日下午1:30-3:00,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和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主办的“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学术报告”第53期在经济学院泛海楼714会议室举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杨汝岱副教授应邀做了题为“Trade Credit and Export: Evidence from China”的学术报告,就中国企业贸易信贷与出口的关系与大家进行了交流。报告会由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罗长远教授主持。


  杨汝岱老师首先从问题背景切入——随着中国出口快速增长,国内企业对trade credit的依赖度也逐渐上升。2015年,中国企业通过贸易信贷获得的资本占企业总负债的比例约为25%-30%,其中非出口企业接近25%,出口企业则已超过30%。与发达国家10%-15%的水平相比,trade credit对中国企业出口十分重要。因此,基于2003-2013年企业数据,杨老师对中国企业贸易信贷与出口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实证部分,杨老师以滞后一期的贸易信贷增长作为解释变量,出口增长为被解释变量,同时控制内部融资、银行贷款、企业规模、出口份额、企业所有权等变量,分两步构建计量模型探究出口信贷与贸易出口间的联系。首先,为解决内生性问题,杨老师选择地方金融发展情况与产品是否空运作为工具变量,通过GMM模型刻画信贷与出口关系。此外,杨老师还考虑了2007年10月1日应收账款抵押贷款业务开始实施的影响,利用DID模型进一步研究2007年前后贸易信贷对出口影响的变化。关于DID模型,沈国兵老师指出该模型一般用于短周期,而2007-2013年属于较长周期,使用时还需斟酌。基于以上计量模型与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最终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贸易信贷作为重要的融资渠道,对中国企业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显示,当贸易信贷增长1%,中国的出口贸易将提升1.83%。
第二,随着企业对短期融资(例如营运资本)的依赖性增强,贸易信贷对出口的促进作用越大。
第三,贸易信贷对出口的促进作用不因出口目的地的改变而变动。
第四,进一步扩展贸易信贷有助于缓解中国出口商的信贷约束。

  与会者对杨老师的学术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陆铭教授指出,可以进一步比较贸易信贷对内销为主企业的影响,此外还可以考虑不同投资周期内贸易信贷与出口关系。孙立坚、陆铭、陈钊、奚锡灿、丁纯、沈国兵、范剑勇、李志远、刘军梅、何喜有、唐东波、叶海春、樊海潮、汪思海等老师参加了学术报告,并与杨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互动。



(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伍亭记录和整理)
新闻公告
18:03:59
更多
新闻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