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简报】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学术报告第52期:官员流动、地方债务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地方融资平台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03-08 浏览次数:
  2017年3月7日下午1:30-3:00,在经济学院泛海楼714会议室,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主办的“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学术报告”第52期“官员流动、地方债务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地方融资平台的视角”顺利进行。本次报告由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罗长远教授主持,世界经济研究所范剑勇教授主讲。


  范老师首先介绍了地方融资平台的基本情况,对相关数据的初步分析发现2008年后地方债务和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城投债占城投银行贷款的比重持续上升,地方政府从土地财政向土地金融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从制造业拉动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的转变。因此,范老师试图从官员流动的角度来研究地方债务总量。
  官员通过土地市场来实现当地的经济增长存在三条路径:(1)通过低价转让土地进行招商引资;(2)鼓励房地产开发,高额土地出让金主导的土地财政;(3)自主决定出让价格,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利用土地金融(银行贷款或城投债券)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以前,中国地方政府通过第一条路径实现了制造业拉动的快速经济增长。而从2009年开始,地方政府更多选择通过扩张地方债务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的方式推动当地经济增长。范老师认为,存在晋升压力的官员更有动力通过地方投融资平台,利用土地金融来积累地方政府债务。
  接下来,范老师简单梳理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不足:(1)大多数文献选取的样本代表性不足;(2)对地方官员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缺乏研究(本文认为是官员流动);(3)主要区分工业土地和商业土地,而没有考虑从土地出让的微观结构。在数据方面,该研究使用了市委书记、土地出让以及融资平台的数据,并利用控股股东将土地出让数据和融资平台的数据匹配起来。对融资平台的数据的初步分析发现,2005-2014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占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49.14%。
  基于数据和经验事实,范老师提出了几条假设:不同官员的晋升压力不同,城投债务取决于其先前的职位以及任内表现,存在晋升压力的官员更有动力扩张债务总量;为晋升而来的官员对债务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部分产生正面作用,而对诸如债务中用于保障房建设等没有影响;不同的土地出让政策对地方债务的影响不同。最后,范老师利用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上述假定进行了验证。
  该研究的主要结论是,晋升压力的差异导致官员任期内的行为产生差异,为晋升而来的官员对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额有正向的影响。从债务结构看,有晋升压力的官员对债务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部分产生正面的影响,而对诸如保障房建设等部分没有显著影响。土地市场的渠道效应解释了7%-8%的地方债务增长。



  与会者对范老师的学术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孙立坚教授认为,可能存在除了晋升压力之外的机制影响地方债务的扩张,比如社会关系网络、银行的软约束等。同时,他指出上海、深圳等城市的投融资平台要比其他地方做的好,可以考虑对投融资平台的异质性进行研究。罗长远教授则指出,拥有社会网络的官员,为什么会将目标瞄准在扩张地方政府的债务,而不是其他,还需要论证。沈国兵教授还指出,银行面临的风险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小,因为为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贷款时,它们往往会通过信托等方式转嫁很大一部分风险。
  陈建安、丁纯、马涛、唐东波、刘军梅、何喜有、陆寒寅等老师也参加了学术报告,并与范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互动。
(刘锐锋记录和整理)
新闻公告
18:03:59
更多
新闻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