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简报】“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学术报告”第74期:Oil Shocks, External Adjustment and Country Portfolio
发布时间:2018-01-02 浏览次数:

  2017年12月5日下午1:30-3:00,在经济学院泛海楼714会议室,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主办的“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学术报告”第74期“Oil Shocks, External Adjustment and Country Portfolio”顺利进行。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盛柳刚助理教授主讲,由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罗长远教授主持。



  本研究延续了盛老师此前一篇文章“News Shocks in Open Economies: Evidence from Giant Oil Discoveries”的研究框架。后者研究了当全球性的重大石油气发现会增加未来产出时,这一“新闻冲击”(news shock)对于开放经济体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新闻宣布到实际投入开采,之间需要约4~6年时间。而在此前后,对于两部门开放小国而言,其资源品供应的增加会大大刺激经常账户顺差的减少(刺激进口)和储蓄率的降低,人们首先开始提前“消费”,然后再回归均衡。而投资则倾向稳健增长、并不会受新闻的冲击;一个GDP的改善会出现在五年之后;就业率微弱下降后保持平稳。

  本研究在一个新主题——“石油新储的发现如何影响一国国际收支帐户的动态演化”上,延续此前的研究框架,通过两种不同时效的渠道——未来的产量增加和即时的价格下降,作用在经常账户实际变动(绝对数量)和估值效应(相对价格)两方面,来探讨外部环境调整对于一国跨期选择的影响,以及一国资产组合动态调整的影响。
  关于新增资产影响主体金融决策的途径,盛老师给出一个实际的案例帮助理解:当一个企业欠下债务,如果其所持有资产增值超过负债成本,则可以维持这笔负债不还并以持续收益覆盖每一期的利息。而像美国这种主体,之所以在页岩油开采业发展前,能够长期进口原油和汽油、透支财政,就是因为它在全球投资的未来回报率是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据估算:一个油田新储的净现值相当于9%的GDP。在未来现金流可期的基础上,这会刺激美国近期的举债行为和使用FDI,从而减少ΔNFA(净海外负债增加),而现时的石油价格下跌引起的相对收入提高,则会同时增加现时的NFA(持有固定回报资产)。即Valuation effect=ΔNFA-CA。
  在过去,学者们研究BOP国际收支平衡多关注经常账户,现在也逐渐讨论起金融账户了,并逐渐成为研究开放经济体动态平衡的重要方面。

  本研究的实证数据采用了1960-2012年间180个国家的数据,并构造10年滞后项,适合oil news shock的特征。而模型构造如下:


  与预设相符,回归结果显示:(1)在发现新油田后,ΔNFA/GDP和CA/GDP在前五年会先下滑后大幅上升,而油价引起的revenue shock则使得ΔNFA/GDP和CA/GDP都在第一时间有所上涨;(2)新油田的发现,会立即吸引大量FDI流入,但出于对风险的控制,收入效应改善的国家在持有海外固定收益投资方面的配置会大大加强,并有可能采用套期保值的方法规避未来价格波动的风险。
  稳健性检验方面:(1)由于全球石油储备和生产是不均衡的,OPEC国家和俄罗斯等产油国并不适用该模型的“小国开放、价格接受”的假设,可能会产生内生性。因此去掉top10生产国和消费国后再进行回购,结果依然稳健;(2)需剔除掉过去十年中发现过新油田的样本,因为这容易让人预期到此处很有可能有新的储量,回归结果依然稳健。



  讨论环节,朱智豪老师提问:一个石油矿产的所有权是国有还是私人的,这有影响吗? 盛老师答:数据太过复杂,而且实际上除了美国以外,大部分国家的石油是国有为主。李志远老师提问:把top 10国家仍然覆盖进来,是否可以观察到类似结果?是否更加支持了结果?盛老师答:该问题更适合针对“小国开放”,不然容易被认为价格操纵的内生性。沈国兵老师提问:近十年的金融衍生工具更发达了,所以可不可以分时间段考虑?盛老师答:可以考虑分两类国家,即金融开放型和金融封闭型两类国家。
  华民教授、陈建安教授、干杏娣教授、孙立坚教授、朱智豪教授、丁纯教授、程大中教授、范剑勇教授、沈国兵教授、李志远副教授、樊海潮副教授、何喜有副教授、刘军梅副教授、唐东波副教授等老师及在读研究生参加了学术报告,并与盛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互动。最终,报告会在大家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黄亦尧记录整理)

 
新闻公告
18:03:59
更多
新闻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