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简报】“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学术报告”第72期: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
发布时间:2017-11-27 浏览次数:
  2017年11月21日下午1:30-3:00,在经济学院泛海楼714会议室,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主办的“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学术报告”第72期“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顺利进行。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毛其淋副教授进行报告,报告会由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罗长远教授主持。


  首先,毛其淋副教授介绍了研究背景,并提出两大问题:1)中国制造业出口中所包含的国内附加值率(DVAR)在近年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贸易自由化是否推动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DVAR的提升?其可能的影响渠道是什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毛其淋副教授先使用工业企业数据与海关贸易数据在微观层面测算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DVAR),再通过理论模型探讨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机制,最后采用微观数据检验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在实证检验前,毛其淋副教授介绍了本研究的两个假说。假说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贸易自由化有利于提高企业出口DVAR。假说2:贸易自由化通过成本加成渠道和研发创新渠道,促进企业出口DVAR提升。成本加成渠道的具体路径为:一方面,贸易自由化使本国进口高质量与多样化的中间品,从而最终品质量提高,进而价格提高,另一方面,贸易自由化带来可竞争效应和中间品种类增加,从而企业的生产率提升,进而成本下降,价格提升和成本下降带来了成本加成。研发创新渠道的具体路径为:通过1)进口竞争加剧,2)进口中间品成本下降、利润上升,3)核心零部件,核心技术提升等种三方式促进企业研发创新,使国内企业的生产范围扩大,进而国内中间品种类提升,最后企业出口DVAR提升。
  实证检验部分,毛其淋副教授介绍了企业出口DVAR和贸易自由化这两个核心指标测度方法、数据来源以及基准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出口DVAR,且中间品关税减免对企业出口DVAR的提升作用大于最终品关税减免。
  随后,为了保证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毛其淋副教授还采用了Heckman两步法来解决样本选择偏差问题,用滞后一期关税解决内生性问题,用企业层面的关税数据代替行业层面数据,更换企业出口DVAR的计算方法,处理零值样本,区分贸易方式进行分组回归等多种方式,均得到了贸易自由化有利于企业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结论,且贸易自由化对纯一般贸易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最大,混合贸易企业次之,而纯加工贸易企业最小。
  在介绍完文章的核心结论之后,毛其淋副教授进一步介绍了影响渠道的分析过程。研究先选择企业成本加成(MKP)和研发创新(INO)作为中介变量,对影响渠道进行检验,再分别采用Sobel和Freedman两种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成本加成提升和研发创新增加是贸易自由化提高企业出口DVAR的两个可能渠道。此外,毛其淋副教授还将研究扩展到了中观层面,探究了贸易自由化与行业出口DVAR变动的关系,结果发现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行业总体的出口DVAR,并且资源再配置效应是贸易自由化促进行业出口DVAR增长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内容详实,技术丰富,引发了与会师生的热烈讨论。针对分组标准而言,程大中老师认为,企业的所有制对于企业DVAR应该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目前的回归结果来看,可能被企业固定效应吸收了,建议分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做分组回归。对估计结果而言,罗长远老师询问了估计系数的经济含义,即“关税下降10%,国内DVAR上升5.5%”。对最后一部分“行业总体出口DVAR的动态效应”,毛老师解释道:所选样本企业都是相对持续生产的,与生产率研究类似,退出行业的其实都是低生产率企业。
  干杏娣、丁纯、程大中、范剑勇、沈国兵、罗长远、刘军梅、樊海潮、唐东波、段白鸽、陈琳等老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并与毛老师有深入的互动。报告会在大家的掌声中结束。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林颖和黄亦尧记录整理)
新闻公告
18:03:59
更多
新闻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