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8日13:30-15:00,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主办的“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学术报告”第92期在经济学院泛海楼714会议室顺利举行。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刘丹副教授应邀做了题为“Does Trade Liberalization Promote Opportunity? Evidence from China”的学术报告,探讨贸易自由化对代际流动性的影响。报告由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罗长远教授主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然而1980-2005年间,我国的基尼系数不断增加,不平等程度加剧;同时,代际流动性亦在下降。由此,一个自然的问题便是:贸易自由化、不平等与代际流动性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目前,已有大量文献研究贸易自由化与不平等的关系,并基本达成了二者正相关的共识。也有部分文献研究不平等和代际流动性的关系,发现二者呈负相关。但是,贸易自由化对代际流动性直接影响的相关文献却极为缺乏。但这个问题无疑是重要的:若贸易自由化有助于提高代际流动性,那么伴随而来的不平等的加剧将变得不甚重要。受此启发,刘老师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刘老师的这篇文章主要做了几个工作:将我国2001年加入WTO、最终品关税大幅度降低作为半自然实验,以研究贸易自由化的影响;由于不同地区行业构成不同,进口关税的降低存在地域差别,因此通过对比城市间差异,识别出贸易自由化的外生冲击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进一步地,将人群按户籍、职业、行业等标准进行划分,考察该影响在不同人群中是否存在差异;最后,从教育和职业流动性方面,尝试对以上影响的发生机制进行解释。
数据方面,刘老师使用了海关的关税数据、制造业企业年度数据和2005年人口普查数据。其中,2005年人口普查数据用以衡量代际流动性,具体做法是:通过用户ID将父亲与儿子进行匹配,并在其中选取儿子年龄在15-35岁之间、有工作、收入为正的样本,最终得到65483对父子的样本;再将收入分为10个区间,分别计算每对样本中父亲与儿子的收入所属的区间,若二者位于不同区间,则说明发生了代际流动。
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我国贸易自由化对总体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有负向影响;(2)贸易自由化提升了向上流动性,但降低了向下流动性,且后者的影响幅度更大;(3)贸易自由化对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人群中更为显著;(4)教育流动性和职业流动性可以部分解释上述影响。
刘老师精彩的学术报告激发了在座师生的积极参与。干杏娣教授、孙立坚教授、丁纯教授、程大中教授、沈国兵教授、罗长远教授、李志远教授、樊海潮副教授等老师以及在场学生与刘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互动,气氛热烈。报告会在大家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由吴思怡硕士生整理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