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经+关务中青年学者论坛+党建活动暨复旦大学经院世界经济学教师党支部赴上海海关学院开展交流
发布时间:2025-11-10 浏览次数:

世经+关务中青年学者论坛+党建活动暨复旦大学经院世界经济学教师党支部赴上海海关学院开展交流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研讨“十五五”规划建议,2025年11月8日下午,复旦大学经院世界经济学教师党支部与上海海关学院工商管理与关务学院教师党支部联合举办中青年学者学术论坛+党建活动。在世经学党支部书记沈国兵教授协调下,开展中青年学术论坛暨学习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十五五”规划建议。活动中,青年博士教师、博士后代表围绕“十五五”规划建议中的重点领域,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分享思考见解、提出对策建议,展现了青年学者扎根学术、服务国家的责任担当。



1:出席活动师生合影


第一,赵腾宇助理教授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企业全球化深度参与》为主题,提出“进出口双向互补性”核心概念——企业出口与进口活动在决策、资源配置等方面相互强化。他通过构建企业数量、销售端、采购端三大度量指标,验证了中国行业与宏观层面均存在该规律,指出贸易自由化会通过这一机制放大社会福利效应,为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提供理论支撑。



图2: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赵腾宇助理教授


第二,王熙麟讲师围绕《以高水平开放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新格局》展开分享,明确高水平开放已从要素开放转向制度型开放。他分析了开放通过知识溢出、制度学习、竞争激励三大机制驱动创新增长,并提出“十五五”时期需平衡开放与安全、协同开放与产业升级、联动开放与区域一体化的重点任务与政策路径。



图3: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王熙麟讲师


第三,上海海关学院工商管理与关务学院王强讲师以《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供应链韧性》为题,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供应链韧性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且通过融资机制与抗风险能力机制发挥作用。他指出,东部中部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受冲击更加明显,长期来看,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更易实现产业链升级,并从政策与企业层面提出针对性建议。在对其点评环节,复旦大学世界经济学教师党员唐东波副教授、赵腾宇助理教授和张志杰博士后分别对该主题发表了各自评阅意见和见解。



图4:上海海关学院工商管理与关务学院王强讲师


一是,赵腾宇助理教授肯定了研究视角与度量方法的创新性,建议进一步细化行业异质性分析,丰富研究维度。

二是,唐东波副教授强调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研究的现实意义,建议明确区分关税实际冲击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优化变量选择。



图5: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唐东波副教授


三是,张志杰博士后认可了供应链韧性指标构建与实证严谨性,建议拓展样本时间跨度,纳入更多外部冲击因素进行对比。



图6: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张志杰博士后


第四,在中青年学术论坛结束后,继续学习研讨了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十五五”规划建议。

一是,唐东波副教授聚焦二十届四中全会“提高收入、扩大内需”部署,指出当前中国服务性消费不足的突出问题。他提到,出口受阻后国内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企业降价促销却难增销量,进而导致亏损、研发能力不足等连锁反应,建议“十五五”规划建议出台针对性政策破解这一发展困境。

二是,王健副教授结合世界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当前经济处于下行通道,未来十年外部环境将更加严峻。他指出,中美关系变化是权力重新分配的历史必然,建议中国立足长远、聚焦核心产业突破,在复杂变局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图7: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王健副教授


第五,上海海关学院工商管理与关务学院青年博士李凌、刘叶、任飞、杨潇、刘婵娟、谢雪妍、张向丽、高水文、葛立家等老师围绕全会精神展开热议,紧密结合自身岗位与学习实际,畅谈深刻感悟、共话责任担当,凝聚起为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磅礴力量的坚定信念。



8:工商管理与关务学院部分教师在做交流


本次以中青年学者学术论坛+党建活动为纽带,实现了中青年学者学术交流与调研实践的深度融合。在学术论坛上,中青年骨干聚焦国家战略与前沿议题,碰撞思想火花,以扎实的实证研究和创新视角,展现了学界新生代的学术活力与责任担当。同时,围绕“十五五”规划建议内容,结合经济发展现实议题分享真知灼见,既深化了对政策内涵的理解,也凝聚了以学术研究服务国家发展的共识。


记录撰稿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硕士生史悦杨

审校人:世界经济学教师党支部书记沈国兵教授

2025年11月9日




新闻公告
18:03:59
更多
新闻公告